內地網民近日披露,南極郵輪銀海奮進號、麥哲倫探索號等本月5日因天氣原因無法離開,數百名遊客被迫滯留南極,當中大半是中國人。受影響中國遊客周二(11日)透露,滯留兩天導致後續行程受影響,機票和酒店全部改簽,一行8人額外支出20多萬元人民幣(約21萬港元 ...
根據報導,這名帳號ufo_scandinavia的幽浮迷,喜歡到處尋找外星人的蹤跡,日前他在Google Earth拍攝的衛星照片上有了驚人的發現!這張外星人的臉的位置是在南極大陸的東南部,一片名為奧茨地(Oates ...
英媒1月31日報道,一名網民在社交媒體平台Reddit上發布了一張南極的衛星圖片,由於圖片看起來像一張半閉著眼睛、面帶猙獰的「外星人」臉,而引發一眾網民熱議。有網人認為是外星人臉,也有人認為只是巧合錯覺而已,而引起一眾想像的原因竟然與一種心理學現象有 ...
9 天
鏡週刊 on MSN外星文明降臨南極?Google地球衛星照驚現「巨型人臉」 網解析真相南極位處世界的盡頭,也被許多人當作外星文明的基地。近日,一位外國網友在瀏覽Google地球的衛星影像時,赫然看到一張巨大的「外星人臉孔」,他將奇特的照片上傳網路,引發外界好奇。
2月12日,考察隊員猜燈謎。 執行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2”號目前正在阿蒙森海開展大洋調查。元宵佳節,考察隊舉行了猜燈謎等活動,為隊員們放鬆心情。適當休息後,考察隊員們再次投入到科考工作中。 新華社記者 黃韜銘 攝pagebreak ...
南極秦嶺站是新時代我國建成的第一個常年科考站,2月7日是秦嶺站開站一周年的日子。這座最新的考察站目前的建設進展怎麼樣?
鄒長春告訴記者,對南極冰下地質環境進行地球物理探測,了解南極冰下地質構造和水系分布,對於認識和保護南極意義重大。這些數據可以幫助科學家更深入地了解南極的地質演變歷史,並為全球氣候研究提供重要依據。
琚宜太是目前世上找到最多南極隕石的科學家,曾3次到南極考察,共為中國帶回2,941塊隕石,其中最大一塊重4.7公斤。他形容每塊隕石彷彿把整個宇宙帶到面前,不過坦言自己一塊也沒私留,卻為一代又一代南極隕石科考隊引路,讓科考團隊繼續奮鬥。
大陸設在 南極 的科考站「 秦嶺 站」即將啟用規模化的新能源系統,包含風電、太陽能、氫能等,這將是大陸在極地能源領域實現綠色科考。專家指,這是大陸首次實現在南極極端環境下,啟用規模化的清潔能源系統。
中国第41次南極調査任務を遂行中の極地科学調査砕氷船「雪龍2」号は、アムンゼン海で大洋調査を実施している。元宵節、調査隊は「猜灯謎」(謎解き)などのイベントを行い、隊員をリラックスさせた。適度な休息の後、調査隊員は再び科学調査に専念する。
「嫦娥七號」任務副總設計師唐玉華指出,月球水冰的發現,將大幅降低從地球運送水的成本,有助於人類在月球建立基地、進行長期活動,進而推動火星探測和深空探索。此外,水冰的存在,也為探索月球及其它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提供重要線索。
嫦娥七號是中國探月工程四期未來的任務之一,其主要任務是開展飛躍探測,爭取在月球南極找到水冰。吳偉仁表示,在月球南極有些很深的洞穴,可能是有水的,因其終年不見陽光,水可能是以冰的形式存在。科學家們希望嫦娥七號能夠有飛躍器,着陸以後能夠飛到這1個至2個洞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