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 郭北晨 1月29日,大年初一,家住中牟的大学生尹嫣雨早起给父母拜了年,就匆匆赶往20公里外的另一个“家”。 “梦雨,看我给你带什么了?”拐入姚家镇杨庄村一个小胡同,尹嫣雨熟练地把车停在老院子前,还没进门就冲里面喊。
在教育界,尤其是支教领域,李惠芬副教授的故事宛如一颗耀眼的启明星。自2009年以来,河西学院的支教项目不断蓬勃发展,已有近万名师范类学生奔赴新疆塔城、阿勒泰等地,开启了他们的支教之旅。在这个过程中,李惠芬以她的执着和热情为无数年轻学子点亮了前行的方向。 2014年是河西学院支教工作的重要转折点。李惠芬因为对学生们的深切关怀,决定亲自带队参与支教。一开始,她面临重重困难,包括对新疆环境的陌生、到新疆 ...
小树林支教调研团微曦队的成员们抵达荣成市芬芳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开启了为期6天的支教之旅。本次支教活动旨在为当地流动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拓展他们的视野,提供爱与陪伴,助力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尹明亮 实习生 廖薇 ...
原来,这是在美丽中国“一分钟支教”活动中四川大学的学子们遇到的一个求助。一分钟支教活动以“问题箱”的形式,由正在乡村支教的美丽中国项目老师收集乡村孩子们想问的问题 ...
那所曾面临“撤点并校”危机的河南省周口市清集镇二郎庙小学,因为校长张鹏程的到来重燃生机。而伴随着“公益体彩 快乐操场”活动,两名支教老师的到来,也在这所乡村小学的孩子心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从大四学生到体育支教老师的身份转变 ...
来自周边村子的孩子们则围成一圈,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位支教老师的每一个动作,眼中满是崇拜和渴望学习的光芒。 1月18日,在新疆喀什市乃则尔巴格镇前进村的文化活动中心,中华女子学院 ...
在一个宁静的乡村,一位六年级的小学生对自己的数学成绩感到深深的困扰,他在一次网络求助中倾诉:“我的数学成绩总是徘徊在85分左右,这让我非常苦恼,谁能帮帮我?”这段真挚的求助信息,很快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源自美丽中国“一分钟支教”活动,一个由四川大学学 ...
如今,河北工业大学第二十六届研支团十五名成员的支教“事业”已经过半。半年来,研支团志愿者践行家国情怀,传承河工精神,投身西部建设,助力脱贫事业,在祖国边疆挥洒青春、奉献力量。
“虽然也经历过一些困难,但能为西藏的技工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深感荣幸。”广州市技师学院数字服务产业系高级讲师刘立基近日受访时说,春节过后,要继续为援藏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彼时,姚梦雨6岁,父母离异,爸爸打工忙,她就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尹嫣雨是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大一学生,因为想当一名老师,暑假期间她联系公益机构对接需要支教的学校,再定制化设置有趣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