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分类区系专业委员会在其官微公布了“2024年度中国十大昆虫新物种”名单,我国长江流域首次发现的无爪蜉——“苏轼无爪蜉”,现身名单上第一个。
近日,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分类区系专业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度中国十大昆虫新物种’名单。其中,首次在长江流域发现的无爪蜉——‘苏轼无爪蜉’,因其极具争议性的命名引发广泛关注。这一命名不仅让苏轼这位千年文豪‘跨界’成为昆虫界的焦点,也让人们不禁思考:在生 ...
近日,长江首次发现的无爪蜉被浪漫命名为“苏轼”,这一命名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这是蹭名人热度,但也有人觉得这是让科学更贴近大众的一种方式。对此,命名者郑徐弘毅表示,命名时并没有刻意蹭热度,只是按照逻辑取了这个名字,没想到会引发如此大的关注。也许正 ...
科学家们制造了一种新型机器昆虫,它的飞行时间是前几代机器昆虫的100倍。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正在设计一种机器昆虫,这种昆虫有一天可以从机械蜂箱中蜂拥而出,以快速的速度进行授粉,从而确保水果和蔬菜的产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这项新技术可以在不损害环境的 ...
2月12日,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分类区系专业委员会在其官微公布了“2024年度中国十大昆虫新物种”名单。其中,“苏轼无爪蜉”成为名单上的第一个新物种。
欧盟的**绿色新政(EU Green Deal)**明确提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黄粉虫幼虫粉的应用正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通过将昆虫蛋白转化为生物塑料,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能解决塑料污染问题。
2 天
来自MSN真菌操控昆虫?现实版“最后生还者”惊悚上演在英国北爱尔兰的幽深洞穴中,科学家偶然揭开了自然界中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现象——“僵尸”蜘蛛的存在。这些看似来自科幻剧情的蜘蛛,实际上是被一种神秘真菌所感染,其行为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蜀地天府,新津之滨白鹤栖幽,锦水环清巍巍学府,百载耕耘,昆虫之学,源远流长……1月23日,中国农业大学昆虫馆(四川)在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举行开馆仪式这是新津与中国农业大学在合作共建四川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后,在植物保护领域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中国农业大学昆虫馆百年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在仪式 ...
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一间实验室里,教授Hirotaka Sato的研究团队正在“制造”一批特殊的昆虫。这些马达加斯加发声蟑螂,将被安装上一种微型电子“背包”,成为“半机械化昆虫”。
文:英迪国际大学提供在护肤领域中,使用昆虫幼虫或许听起来有些不太常见,甚至令人心生犹疑。然而,黑水虻却以其非凡的潜力和强大的功效颠覆了传统认知。来自马来西亚和澳洲的研究人员首次揭示,这种昆虫能够为肌肤提供卓越的抗菌与抗氧化益处,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突破性 ...
对于项目的初衷,邱靓表示,这个想法源自于她研一阶段的文献调研,那时对昆虫气味受体及其研究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导师的支持和指导下,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这条科研之路。该项目的核心理念和创新点在于,团队国际上首次报道的新翅类昆虫气味受体OR-ORco复合物的三维结构,为理解异源复合物蛋白的组装机制提供了新的知识。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