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曾经歼20距离“登台”就只差临门一脚。在央视的一个纪录片中,一位歼-20的飞行员提到,他曾经驾驶战机看到了台岛。这一信息瞬间引发了岛内的极大关注,许多人开始质疑台湾的防御力量是否足够应对这样的状况。
14年前,歼-20首架技术验证机首飞成功,拉开了中国战机划时代的序幕。这么多年间,歼-20的每一次亮相都带来了不小的震撼。央视的报道为我们揭开了冰山一角。 央视曝光:歼-20与外机激烈交锋 ...
F-22能被我国最新米波雷达发现,但歼20却不能被美国最新雷达发现。 而且它体积更大,载弹量、载油量大、航程更远,也能携带更大更重的机载武器,在打击航母等高威胁目标更有优势。
不久前,官方首度披露了歼-20,在一次实战行动中用自己的超机动能力,在对抗过程中将外军战机逼得节节败退。尽管官方没有详细说明该次行动的细节,但有分析认为,这次任务很有可能是在捍卫领空的需要下,由装备了歼-20的“王海大队”执行。 【“王海大队”】 ...
目前,互联网上涉及中航集团成飞公司首飞成功的第六代战机,这款被外界称为“歼-36”战斗机的文章,可谓如过江之鲫。盖因这架没有垂直尾翼,关键是搭载了三台发动机。机体背部的那台发动机,被外界认为属于变循环发动机;其他两台发动机,则是型号不详的涡扇某型发动 ...
仔细拆解这条谣言,会发现三个精心设计的"信息炸弹":首先是2023年7月日本防卫省的人事地震——当时海上自卫队确实有200余人因采购丑闻受处分,酒井良中将引咎辞职;其次是今年初中日防务部门重启的"海空联络机制"磋商;最后是央视《淬火》纪录片里歼-20 ...
在全球航空领域激烈的竞争中,“歼-36”的横空出世,无疑为中国航空工业打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这不仅预示着隐身战斗机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也为中国战机的出口打开了新篇章。 【网传中国六代机“歼-36”】 ...
先后以自我涅槃的精神完成了“系统革命”,实现了座舱的最佳人机工效,科学减重达200公斤;通过建立一套纯软件验证环境,仅用十天就完成了原本需要三个月的测试工作量;攻克了号称“飞跃之框”的整体框制造,再破“亚洲第一框”记录;按照“性能需求、开发研制、评估验证”循环推进思路,让试验、试飞、定型工作在短时间内取得重要成果。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AVIC)两名高层——中国首款隐形战机歼-20的总设计师杨伟和火箭专家郝照平——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被免职。此举引发外界广泛关注,普遍认为这与解放军持续深化的反腐行动有关。有军事专家指出,解放军与军工体系的关系错综复杂,使得先进武 ...
近几年中共对解放军高层进行反贪腐整顿导致多位高级将领下台,引起全球关注。最近又传出反贪腐持续深化后,知名中共顶尖5代战机歼-20的总设计师杨伟与火箭专家郝照平也传出因反贪腐调查而被免职。美媒引述军事专家分析称,共军与军工企业关系错综复杂,先进武器领域 ...
中国军事工业中,航空方面一直落后于西方,直至「歼-20」隐形战机出现,才能追上世界顶级水平,它的总设计师杨伟也成为军工界无人不识的人物。杨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十九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伴随着军方反腐风暴,军工央企也风起云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官网「领导团队」栏目显示,中航工业总经理郝照平、副总经理杨伟的简历讯息已被撤下。杨伟是中国「歼-20」隐形战机总设计师,有「歼-20之父」之称。财新网称,未来会有中国商飞高管进入中航工业管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