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鳥(Birds-of-paradise)是一群棲息於新幾內亞地區的小型至中型森林鳥類,以其華麗鮮豔的羽毛和複雜的求偶行為聞名於世。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與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鳥類學家近期研究發現,45種已知的天堂鳥中,有37種(約82%)具有生物 ...
古生物學家在中國福建省政和縣發現兩種距今約1.49億年的侏羅紀鳥類化石,展現高度演化的鳥類特徵,顯示鳥類的起源可能早於先前認知,並在侏羅紀已開始輻射演化。
丹麥維埃勒博物館(Vejle Museums)的考古學家在海澱斯泰德(Hedensted)洛斯寧松德馬克(Løsning Søndermark)遺址發現了一處距今 1,600 年的武器祭品坑,其中包含超過 100 ...
最新發表於《Nature ...
丹麥奧胡斯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患有偏頭痛、緊張型頭痛、創傷後頭痛及三叉自主神經性頭痛的個體,其自殺企圖與自殺完成的風險顯著增加。這項涵蓋 1995 至 2020 年間的 25 年隊列研究,分析了 119,486 名首次診斷頭痛的個體,並與 ...
最新調查顯示,美國近 50% 的成年人仍未意識到每日低劑量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的健康風險可能超過其益處。過去,阿斯匹靈因其抗凝血特性,被醫師廣泛建議用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特別是降低健康老年人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然而,2019 ...
目前,歐洲已有五處遺址發現來自該時期的明確食人證據,而 Maszycha 洞穴的新研究進一步支持了食人行為是當時人類文化的一部分。研究團隊認為,未來需要更精細的考古分析,來進一步確認這些行為是否出於生存需求,還是與當時的社會結構與信仰有關。
自然界充滿了高超的擬態生物,牠們透過偽裝來欺騙獵物、掠食者或宿主,成功存活並適應環境。最新研究發現,一種麗蠅(Calliphoridae)幼蟲具備極其精細的偽裝策略,能夠混入白蟻群體,與之共生甚至可能被餵養。這項由西班牙進化生物學研究所(IBE)領導的研究,揭示了這種蠅幼蟲如何透過形態與化學擬態,成功融入白蟻社會,挑戰了我們對社會寄生(social parasitism)與共生行為的認知。 社會寄 ...
研究發現,寵物貓的跳蚤藥可能間接影響鳥類繁殖,導致幼雛死亡率上升。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科學家分析了 103 個雀鳥巢穴(來自藍山雀與大山雀),發現所有巢穴都含有殺蟲劑殘留,其中包括 fipronil(2013 年歐盟禁用)與 ...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宣布,他將簽署行政命令,取消拜登政府逐步淘汰塑膠吸管的計畫,並強調「回歸塑膠」。拜登政府曾於 2022 年推動政策,要求聯邦機構 2032 ...
最新發表於《Science》的研究顯示,座頭鯨(Megaptera novaeangliae)的歌聲在統計結構上與人類語言驚人相似,顯示這種溝通方式可能透過文化學習傳承。研究團隊分析了新喀里多尼亞 8 ...
最新發表於《Nature Aging》的臨床試驗顯示,每日攝取 1 克 Omega-3 可延緩人體生物老化約 4 個月,且與維生素 D(每日 2,000 IU)和每週 3 次 30 分鐘運動結合時,效果更顯著。這項研究由瑞士蘇黎世大學主導,涵蓋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