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50年代,面对西方国家的严密封锁,他凭借着巧妙的斡旋,让新中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70年代,中美邦交正常化时,尼克松专程来华访问,期间由于文化差异,闹出了一件很尴尬的事,周总理却不慌不忙,只用一句话,便轻松化解困局,令在场众人 ...
中美建交对于中国来说可以说是跨时代的交流,但是在尼克松来到中国跟毛主席进行谈话的时候,其间突然传出的电流声却让双方都愣在了原地。 取材网络 在场的所有人都清楚,这个声音就是录音设备传出的。对于这些意外情况,毛主席又做出了怎样的处理呢?
如果尼克松的第二个任期能够顺利展开,那么中美不是没有可能建立外交关系,但问题就出在尼克松身上。 美国媒体要求尼克松回应的漫画 1972年 ...
但由于意识形态实在分歧太大,展厅成了两国领导人——尼克松与赫鲁晓夫的“口舌战场”,他们的那场公开“对峙”则被人们称为“厨房辩论”。 交流之外,美苏各有盘算 1958年,美苏达成文化交流协定,双方同意对方在自己国家举办展览,展示各自的产品及 ...
这种尴尬事儿,在哈里斯之前,还有两位副总统做过。 电视辩论首开先河 尼克松宣布肯尼迪获胜 1952年,尼克松作为艾森豪威尔的竞选伙伴 ...
美国人往往对前任总统抱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即使对差劲的总统也不例外。 1994年理查德·尼克松去世时,人们关于他任内对中国开放或成立环境保护局的赞誉与对水门事件的指责不相上下。杰拉尔德·福特对尼克松的赦免当时被愤怒地谴责为肮脏的政治交易 ...
当地时间1月9日,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国葬仪式正式举行,前总统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以及当选总统特朗普出席。这也是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