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在白垩纪早期蓬勃发展,而不仅仅是恐龙。海洋中也充满了生命,包括一些与今天任何生物都不同的可怕捕食者。
“这是当时恐龙们散步的地方。”负责研学营的夏宁老师说。她的语调轻快、俏皮,就好像“当时”不是指一亿多年前,而是昨天晚上。就要进入帐篷准备睡觉的孩子们,情绪瞬间被这句话点燃,说笑打闹声此起彼伏,把不远处池塘里的蛙鸣都给压下去了。 ——摘自《重返白垩纪》 由电影《侏罗纪公园》引发的全球“恐龙热”,几十年来未有退潮。中国恐龙研究后来居上,目前是发现恐龙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重返白垩纪》(春风文艺出版社) ...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博物馆的研究团队1月6日公布,在甘肃省靖远县乌兰镇发现的一批距今1亿多年的恐龙足迹确认为白垩纪的斯氏跷脚龙足迹。这一发现为斯氏跷脚龙足迹在我国的广泛分布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博物馆的研究团队1月6日公布,在甘肃省靖远县乌兰镇发现的一批距今1亿多年的恐龙足迹确认为白垩纪的斯氏跷脚龙足迹。这一发现为斯氏跷脚龙足迹在我国的广泛分布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1月9日上午,在第37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由辽宁出版集团主办、春风文艺出版社承办的《重返白垩纪》新书发布会顺利举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高洪波,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总编辑农涛 ...
这些保存完好的足迹不仅为斯氏跷脚龙足迹在中国下白垩统的广泛分布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也为学者深入了解其足迹形态及行为学提供了新的线索 ...
01 13岁少女王雪琴在甘肃省靖远县乌兰镇发现了一串距今1亿至1.1亿年的恐龙足迹,被认为是白垩纪的斯氏跷脚龙足迹。 02 专家在乌兰镇的盐锅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