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 7 日,武汉大学严欢、中国科学院病毒研究所邓增钦、广州实验室石正丽团队等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发表题为“Multiple independent acquisitions of ACE2 usage in MERS-related coronavirus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两种感染纳氏伏翼(Pipistrellus nathusii,一种欧洲蝙蝠)的 ...
该项研究的主要终点是评估维生素E 300 mg治疗对MASH患者肝脏组织学改善的效果。主要终点显示,经过96周中等剂量维生素E治疗,与安慰剂相比,维生素E组达到主要终点的比例为29.3%,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4.1%(OR=2.5,95% ...
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抗 PD-1 联合仑伐替尼(lenvatinib,一种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在多种肿瘤中均显示出临床疗效,但潜在的免疫学机制尚不清楚。2025 年 1 月 30 ...
撰文丨王聪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ICB)已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格局,然而,这类疗法只对一小部分癌症患者有效。新出现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对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ICB)的疗效发挥着关键影响。2025年2月4日,上海交通 ...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西方国家急性肝衰竭(ALF)和肝移植的重要原因。对乙酰氨基酚(APAP)过量是DILI的主要促成因素,导致肝细胞通过坏死死亡,该研究旨在探究Neddylation在DILI在,尤其是APAP过量引起的肝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
2025年 1月 16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女性生育力促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徐成冉课题组在学术期刊《 Cell》发表了题为 “Spatiotemporal and genetic cell lineage tracing of endodermal organogenesis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的研究论文 2025年1月16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女性生育力促进 ...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025009、32130020、32400533、32300538)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赵方庆、冀培丰团队在人工智能驱动的空间蛋白质组学技术领域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基于微流控与迁移学习解析复杂组织的高分 ...
2月13日、14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联合相关科研团队,分别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和《细胞》上在线发表重要进展。
例如欧莱雅的第三代黑精华,正是采用“防微杜渐”的思路,通过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配合S.F.E发酵精粹(鞘氨醇单胞菌提取物),控制“p16”和“p21”的表达, 稳定住大部分的皮肤细胞,避免它们“堕落”和“僵滞” ...
撰文丨王聪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最近几十年来,人类的预期寿命得到了大幅提高,在“活得长”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然而,随着寿命的增长,患阿尔茨海默病或肌少症等年龄相关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导致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急剧下降。因此,人们不再仅仅追求“活得长”,还希望能“活得好”,延长健康寿命(healthspan),越 ...
今日凌晨,《细胞》(Cell)期刊一口气上线了9篇研究论文,其中5篇通讯作者来自中国研究机构。这些重磅研究加深了对我们的大脑、胚胎发育过程的理解,为蛋白组学分析和生物催化带来了新工具……接下来,学术经纬将与大家分享这5项研究。 揭秘学习记忆“开关”的结构 在其中一篇论文中,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竺淑佳研究组解析了成年哺乳动物大脑皮层和海马内源N-甲基-ᴅ-天冬氨酸(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