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自然·通讯(Nature ...
本研究成果以 “ In-depth analysis of 17,115 rice transcriptomes reveals Extensive Viral Diversity in Rice Plants ” 为题,于 2025 年 2 月 12 日在线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为水稻病毒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
秉持解决实际问题的宗旨,研究相关的验证实验都是在真实电池器件而非模型上完成,以此充分暴露可能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从而推动下一步的产业转化,比如提升分子反应动力学以避免影响电池的化成速度;探索化学制备反应路径,能够低成本、精准合成高纯度分子。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构建了人类大脑中GABA A 受体的详细结构图,揭示了它们是如何组装的,以及药物是如何与它们结合的。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 Nature 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Resolving native GABAA receptor structures from the human brain”。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堪萨斯城儿童慈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个性化反义寡核苷酸(ASO)在治疗罕见遗传病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这种创新方法在临床前评估中显示出有希望的结果,为以前无法治疗的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并在短短八周内为患者验证了个性化治疗, ...
IT之家 2 月 14 日消息,氢能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被广泛认为是未来全球能源体系重要支柱。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及合作者聚焦制氢技术,分别于 2 月 13 日及 14 日在 Nature 和 Science 上发表两项研究成果。 Science ...
引言在生命孕育的神秘旅程中,2%-8%的孕妇会遭遇一个隐形威胁——子痫前期(preeclampsia)。这种以高血压和多器官损伤为特征的妊娠并发症,每年导致全球5万孕产妇死亡,更是早产儿的首要推手。更令人不安的是,当孕妇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典型症状时,胎盘早已陷入缺氧性损伤的恶性循环,医生往往被迫提前终止妊娠。现有产前 ...
材料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关键驱动力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锂钴氧化物的发现到如今的锂离子电池技术,材料科学的每一次突破都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传统的材料发现方法依赖于耗时且昂贵的实验试错过程,而计算筛选方法虽然加速了这一过程,但仍然受限于已 ...
2月13日、14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联合相关科研团队,分别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和《细胞》上在线发表重要进展。
复旦大学孙大林教授、方方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卢岳研究员,北京大学周继寒研究员 等人研究发现,纯Cu的催化活性可通过电还原驱动的局部结构修饰得到促进,在酸性电解质中,当工作电流密度大于100 mA cm-2时,其HER催化性能优于商用Pt/C催化剂。
在探索清洁能源的未来道路上,氢能以其独特的优势,被视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一环。近期,北京大学马丁教授的研究团队携手合作伙伴,在制氢技术领域取得了两项重大突破,成果分别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与《Science》。
克雷西 发自 凹非寺 量子通信技术又迎来了新进展! 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的最新研究,在两米的距离上实现了确定性的量子门传送,保真度达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