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游客在参观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甲骨窖穴。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记者 聂冬 ...
2025年,该系列还将继续推出重磅展览,其中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殷墟展将于5月—8月展出,由北京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共同 ...
首都博物馆《版上生华肇启新元——京津冀木版年画展》即将开幕。图为展厅内,一幅展现北京厂甸庙会盛况的天津杨柳青年 ...
1月20日,记者从首都博物馆获悉,2025年,首都博物馆本馆及大运河博物馆将推出12场展览,其中既有峇峇娘惹文化展等引进展览,展示华侨华人在 ...
本报讯(记者 张群琛)“京津冀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目前已全面启动。据统计,活动期间,三地博物馆共计推出展览及文化活动超500项,丰富 ...
1月18日,河南省两会进行时。来自安阳的省政协委员、安阳市青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飞这几天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如何持续推动殷墟遗址保护,以及进一步把殷墟打造成世界级旅游景区。 “安阳殷墟作为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关键遗址 ...
大河网讯 1月18日,河南省两会进行时。来自安阳的省政协委员、安阳市青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飞这几天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如何持续推动殷墟遗址保护,以及进一步把殷墟打造成世界级旅游景区。 “安阳殷墟作为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 ...
参观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内观看展出的刻辞卜甲。新华社发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商代“后母戊”青铜方鼎。新华社发 陈絜 南开大学英才教授,古籍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出土文献、先秦史、商周地理、历史文献学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1928年10月13日,董作宾在安阳小屯挖下第一铲黄土,拉开了殷墟持续发掘的序幕。殷墟考古历经近百年,仍在持续揭示中华文明的密码。 1月11日,安阳洹水之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迎来各地游客。 车马坑展厅内有6座保存基本完整的车马遗迹,这是华夏考古发现 ...
安阳新石器无人车。 2024安阳马拉松赛。 安阳红旗渠机场。 殷墟博物馆游人如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