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当时恐龙们散步的地方。”负责研学营的夏宁老师说。她的语调轻快、俏皮,就好像“当时”不是指一亿多年前,而是昨天晚上。就要进入帐篷准备睡觉的孩子们,情绪瞬间被这句话点燃,说笑打闹声此起彼伏,把不远处池塘里的蛙鸣都给压下去了。 ——摘自《重返白垩纪》 由电影《侏罗纪公园》引发的全球“恐龙热”,几十年来未有退潮。中国恐龙研究后来居上,目前是发现恐龙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重返白垩纪》(春风文艺出版社) ...
“去年4月,市委、市政府提出推动正阳恐龙化石资源活化利用。黔江区委把这项工作的破题、开篇交由我们来思考落实,以两会为契机,我们想通过全团建议的形式,引发社会关注,争取市级财政支持。”刘毅说。
(受访者供图)黔江代表团团长:市人大代表,黔江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毅全团建议:在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黔江代表团提出全团建议《进一步支持黔江正阳白垩纪恐龙化石保护性开发利用》,建议加大正阳白垩纪恐龙化石资源的活化利用力度,加快地质公园申报。
该研究发现的羽虱卵化石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虱类卵化石记录,为研究外寄生虱类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视角。研究表明,早期羽虱能够在反鸟类羽毛上完成整个生命周期,表现出与现代虱类相似的生态特化。
本集主要内容: 巨大的骨架、锋利的牙齿,透着一股无可忽视的王者气场,数十块化石碎片拼凑出从白垩纪归来的“暴龙界明星”。本集的主角名为华丽羽王龙,龙如其名,这只身长9米的巨龙竟然全身覆盖着华丽的羽毛,披着天然的“羽绒战袍”驰骋在远古的原野。 (《5亿年 岩石里的生命奇迹 第一季》 第12集 华丽羽王龙) ...
昆虫的外寄生性在演化过程中独立出现了多次,其中以吸血、啃食羽毛或其他外部组织为生的寄生性昆虫对寄主的适应性演化具有深远影响。然而,能够直接揭示昆虫外寄生行为的化石记录极为罕见,尤其是中生代明确以羽毛为食的寄生昆虫化石更是凤毛麟角。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博物馆的研究团队1月6日公布,在甘肃省靖远县乌兰镇发现的一批距今1亿多年的恐龙足迹确认为白垩纪的斯氏跷脚龙足迹。这一发现为斯氏跷脚龙足迹在我国的广泛分布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新民晚报讯(记者 姜燕)2024年12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与西班牙,巴西,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学者一道,在关于全球四足类遗迹 ...
千万年前,街镇可是晚白垩纪恐龙的乐园。 大约在一亿年前后,经过多次火山喷发,天台县形成了一个有湖有平原、相对封闭的山间盆地,这里气候 ...
本报呼和浩特12月2日电 记者高平、王潇从内蒙古自然资源厅获悉,一件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早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窃蛋龙类恐龙新类群——百年鸳鸯龙。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 这是中国科学院 ...
经考证,它们来自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早期。“百年鸳鸯龙”体长不足1米,有一双长长的后腿,属于一种小型兽脚类恐龙。 图为“百年鸳鸯龙”化石。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供图。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郝明泽介绍,此前已知的窃蛋龙类,多发现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