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拼音:lóng)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一条飞腾的巨龙。“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能兴云布雨,善于变化,并掌管天下的水系。
戰國文字之 ,最像金文第三例,只是身、尾扭向右側,較為誇張,且其第二例多了脊鰭,更加豐富了龍的形狀,而此例無疑衍成了篆文 形。龍字本一體成形,篆文為求字形的均勻美觀,就將它分割成兩半,左像頭冠、角、張口露齒之形,右像其身脊、鰭、尾之 ...
龍字本一體成形,篆文為求字形的均勻美觀,就將它分割成兩半,左像頭冠、角、張口露齒之形,右像其身脊、鰭、尾之形,而合以觀之,仍不失為龍的全貌。隸書、楷書之龍,繼自篆文 而少變化,然若不對照古文字之龍,似不易瞭解其原形。以上諸形,都據具 ...
龙,甲骨文像一条张着大口、蜷着身子的蛇。 有的甲骨文在口大身长的蛇的头上加倒写的"王",表示"龙"头上长着王冠状的角,是"蛇中之王",疑为古人眼中的巨蟒。
“龙”字的解释,释义,异体字,音韵方言,部首笔画,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源字形
2024年2月15日 · 龙从天上来:" 龙 " 字与天象的巧合. 甲骨文当中的动物很多,但几乎全是真实存在的生物。东汉的文字学家许慎在他的字书《说文解字》中解释龙字说:" 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2024年3月26日 · 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 而喜欢书法的朋友们都喜欢写龙字,因为龙字的字形相当丰富,下面笔者就梳理出来一些龙字的不同写法,供书友们参考。
2024年3月2日 · 在金文中,龙字的线条更加流畅,呈现出一种更加明确的“曲折”形态,有时会增加一些装饰性的线条或点状标记,以突出龙的特征。 金文时期的龙字已经比较接近后来的篆书形态。
“龙”字表示这是一种被驱使的力量,驱使它的是天,是古人心目中最高神灵。有意思的是,在远神话传说中,龙确实被人驱使,如帮助大禹治水的应龙。天驱使龙干什么呢,自然就是古人所渴望的“兴云布雨”。
2018年5月29日 · 龙,象形字。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说文解字》: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