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kFAqShRrnkQMbH6NYLBYoJ3lq9s.png)
签名、事件、语境(片段) - 豆瓣
2022年6月8日 · 第一段是从可重复性的角度看奥斯汀的述行式的问题,选取这一段是因为德里达在批判之外还提出了解决思路(仅仅只是提出),即构建重复的差异化类型学,这其中的具体细节让我感兴趣,但在这里德里达只是用来反对意图对话语系统的支配地位。
德里达:人的目的/终结 - 豆瓣
2009年9月16日 · [法]雅克·德里达 著 王立秋 试译 “现在,我说:人,以及一切理性的存在者,都是自身作为目的(ends)而存在(exist)的,而不只作为手段(means)为这个或那个意志所利用;在其一切的行动之中,无论这些行动关涉自己抑或关涉其他理性存在者,他都必须总是同时被视为目的。
德里达:没有天启,现在还没有(全速前进,七枚导弹,七封信)…
2023年10月15日 · 译按:本文是德里达1984年递交给美国的“Diacritics(辩证批判) ”的一次“核批判”会议的演讲稿,原标题为《No Apocalypse, Not Now (Full Speed Ahead, Seven Missiles, Seven Missives)》,这可能是他的解构阅读最“离奇”的应用之一(可能也是比较被忽略的一篇),他谈论和书写核威慑和末世论的修辞学。这毫无 ...
德里达词典:“游戏” - 豆瓣
2008年12月29日 · 而没有此类缺席,就不可能有在场。“游戏总是在场和缺席的游戏”,德里达写道,“但作进一步想,必须在在场与缺席的转变发生之前就对游戏进行设想”(前引书)。换句话说,在在场和缺席出现之前,游戏就已经存在。
德里达:示播列 - 豆瓣
2013年3月13日 · 德里达一般在正文中给出Bouchet的译本,把Launay的不同版本放在脚注里。 本文英译采用的《子午线》译本是Jerry Glenn翻译的The Meridian(Chicago Review 29, no. 3, 1978: 29-40),收录于Sovereignties in Question: The Poetics of Paul Celan的附录。 策兰作品的补充英译如下: Billeter.
德里达与乔伊斯 - 豆瓣
2011年7月26日 · 研究德里达思想渊源的学者常常忽视了一个关键的事实:德里达是一个犹太人,而且是一个在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长大的犹太人。 作为阿尔及利亚的居民,德里达在法语文化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作为一名犹太人,他在阿尔及利亚也处于边缘地位。
《独立宣言》的不可决断性 - 豆瓣
2021年6月14日 · 德里达和阿伦特都认为,介入的时刻才是政治的时刻。不过,德里达认为政治始于踏入不可抵抗的绝对之物的时刻。记述话语与施行话语的结合,导致德里达所说的(政治性)介入。阿伦特则认为,政治结束于踏入政治的绝对之物的时刻。
德里达 - 豆瓣
德里达以《论文字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书的出版,宣告解构主义的确立,形成以德里达、罗兰·巴特、福柯、保尔·德·曼等理论家为核心并互相呼应的解构主义思潮 10月9日,法国哲学大师、“解构主义”之父雅克·德里达因胰腺癌在巴黎一间医院逝世,终年74岁...
“差异”的差异:德里达与德勒兹(上) - 豆瓣
2020年5月11日 · 作者:檜垣立哉 1. 关于差异的诸问题。 本文尝试在德勒兹和德里达之间划分明确的界限。两者在60年代以各自的方式,在对西方哲学的传统进行了忠实的追溯的同时,对贯穿了一传统的根本逻辑进行了有意的颠倒,在这一点上,两者不乏相似之处。也许在今天谈论现代思想的时候,我们对差异这个 ...
雅克·德里达 Jacques Derrida - 豆瓣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当代法国哲学家、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解构主义思潮创始人。 主要代表作有《论文字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散播》、《哲学的边缘》、《立场》、《人的目的》、《马克思的幽灵 ...
- 某些结果已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