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之(英語:Yang Ko Chuen; 1896年4月14日—1973年5月12日),原名克纯,字武之,以字行 [1] ,安徽 合肥人,中国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生平 [ 编辑 ]
杨武之(1896年4月14日—1973年5月12日),本名克纯,号武之,籍贯安徽凤阳,1896年4月14日出生于安徽合肥,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长期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任系主任或代主任。
杨武之(英語:Yang Ko Chuen; 1896年4月14日—1973年5月12日),原名杨克纯,号武之,安徽 合肥人,中国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我们一家在西院11号整整住了八年。清华八年是我一生中最安定、最值得回忆的一段也是我一生的顶峰。” 说这句话的是清华大学教授杨武之——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父亲。 大部分人认识杨武之先生,可能是因为杨振宁…
杨武之在清华大学讲授过很多代数课程,特别是 30 年代初开设的群论课,影响了大批的后学者。抗战以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并为西南联合大学。杨武之又担任数学系的系主任,以及清华大学数学研究生部的主任。
2024年9月25日 · 杨武之(1896年4月14日-1973年5月12日),原名杨克纯,号武之,出生于安徽合肥,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上海复旦大学数学教授,中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和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
中国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原名杨克纯,号武之。生于安徽合肥,卒于上海。1918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通过安徽省官费留学考试,赴美留学。先后到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攻读,1926年获硕士学位,1928年获博士学位。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我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和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早在上世纪 20 年代初期,他第一个将现代数论引入中国。 作为一代名家,杨武之对儿子的教育全面系统,杨振宁说,父亲一生确实贯彻了 “ 忠 ” 与 “ 厚 ” 两个字。
杨武之(1896~1973)安徽凤阳人士,生于淝 1918年,杨武之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今北京师范大学),到安徽省立二中担任教员兼舍监(训育主任)。 当时,杨武之22岁,年轻气盛,师出名门,总想干出一番事业,在学校里推行严格的纪律,让一帮纨绔子弟非常不 ...
杨武之(英语:Yang Ko Chuen; 1896年4月14日—1973年5月12日),原名克纯,字武之,以字行 [1] ,安徽 合肥人,中国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生平 [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