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kFAqShRrnkQMbH6NYLBYoJ3lq9s.png)
民事 - 百度百科
民事,汉语词语,有关民法之事或者农事、民间的事情,如:民事纠纷;民事诉讼法。
民法 - 百度百科
所谓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分为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 无民事行为能力 三种:
什么是民事 - 法若网 - faruo.com
2024年8月7日 · 民事是指与个人、家庭或组织的权益、义务和法律关系相关的法律事务。 它涵盖了合同、侵权、财产、婚姻、继承等方面,旨在维护私人利益、解决纠纷和保护个人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中国人大网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民法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德国民法典》对其进行了发展主要为:民事主体平等、意思自治、过错责任、权利本位、诚实信用;拥有独立的物权原则,此类原则以及衍生是否为《德国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存在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第八条 民事 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 民事 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 民事 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 …
第二十四条 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不可能发生,当事人约定为生效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事法律行为不发生效力;当事人约定为解除条件的,应当认定未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否失效,依照民法典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2023年9月2日 · 编者按:最新民事诉讼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23年9月1日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民事案件 - 百度百科
民事案件主要是关于民事权利、义务性质的纠纷,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 而刑事案件则是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属于阶级矛盾性质。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