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kFAqShRrnkQMbH6NYLBYoJ3lq9s.png)
烘笼 - 百度百科
烘笼,汉语词语,拼音是hōnglóng,指竹片、柳条或荆条等编成的笼子,罩在炉子或火盆上,用来烘干衣物。〈方〉烘篮、烘箱。
烘笼、烘蓝、烤火笼笼、火提子……这件四川取暖神器到底叫什么?…
2020年1月13日 · 编烘笼不仅麻烦,还要细心细致。编烘笼要两头翘,中间顺势低下去,形成道曲线。整个烘笼还要镂空,好四处散热,浑身有很多洞要留门,好放进火盆去。烘笼除了结实以外,还必须要好看。那时候冬天出门习惯提一个烘笼,如果样子糙了,是会被容让人笑话。
烘笼、烘蓝、烤火笼笼、火提子……这件四川取暖神器到底叫什么?
2019年12月6日 · 烘笼,一个在四川地区有十几二十种叫法的取暖用具,一个集多种用途于一身的过冬神器,一个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老物件。 关于烘笼的名字,四川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喊法。大半的读音都是在烘笼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烘笼起源四川,被北京人改成烤火“神器”,你还记得吗?
2019年1月10日 · 烘笼的用处很多,天冷时可以放在脚下取暖,也可以烘烤刚洗过的衣服、婴儿的尿片子,外出还可以随身携带。 这种烘笼形状像买菜用的竹篮子,上面有提梁,携带起来很方便。
老成都的过冬神器 - 成都市档案馆
2024年12月18日 · 烘笼这种取暖方式在中国南北方都有,因地制宜,制作材料多有不同,叫法也大相径庭。 它的样子很特别,外面是有提梁的竹篮,像小花篮一样,里面是土陶或者黄泥制的瓦钵,瓦钵中装着热炭。
烘笼儿 - 百度百科
烘笼儿,四川方言,“烘笼儿”,又叫烘笼子,是一种在竹篾编成的篮子中放陶钵烧炭,用以取暖的工具。
四川话百科:有一种烤火神器叫“烘笼儿” - 百家号
2020年12月1日 · “烘笼儿”,又叫烘笼子,是一种在竹篾编成的篮子中放陶钵烧炭,用以取暖的工具。 图为老太太把“烘笼儿”踩在脚下取暖。 在没有空调的年代,“烘笼儿”堪称四川人的“烤火神器”。
烘笼的解释|烘笼的意思|汉典“烘笼”词语的解释 - 漢典
烘笼,烘笼儿 hōnglóng,hōnglóngr (1) 竹片、柳条或荆条等编成的笼子,罩在炉子或火盆上,用来烘干衣物。 (2) 〈方〉∶烘篮 烘箱
老成都如何过冬_烘笼 - 搜狐
2020年2月7日 · 对老成都的贫苦人家而言,冬季御寒的不二法宝就是“烘笼”。所谓烘笼构造简单,外面是有提梁的竹篮,里面是土陶或者黄泥制的瓦钵,瓦钵中装着未烧完的炭渣。这种取暖用具在中国各地都有,成都人把竹编的叫烘笼,南方人则把铜制的或铁制作的叫火熜。
“烘笼儿”里的老北京冬天,您还记得吗? - Beijing
2018年1月17日 · 在冬季滴水成冰的季节里,“烘笼儿”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把覆盖在上面的湿衣物,利用煤炉口里散发出来的热量聚拢在烘笼内进行烘烤,衣物里的水分能迅速蒸发,以达到快速干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