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是1978年在湖北省 随县(今随州市)曾侯乙 墓中出土的一套编钟,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及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战国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学、历史 …
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已发现的古代编钟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最好、音律最全、音域最广的乐器,证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中国已经有七声音阶及绝对音高的概念,表明周 …
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共65件,包括19件钮钟、45件甬钟及1件楚王熊章赠送的鎛钟,分3层8组悬挂在曲尺形钟架上。 钟架为铜木结构,采用浮雕、髹漆、彩绘等装饰技法,由6个青铜佩剑的武 …
2024年9月28日 ·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年代为战国早期。钟架长7.48米、高2.65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上层为三组共19件钮钟、中 …
2023年8月3日 · 1978年在湖北随州发现的战国曾侯乙墓,是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曾侯乙墓出土各类精美文物1.5万余,其中,就有举世瞩目的国宝文物、礼乐重器——曾侯乙编 …
2018年8月8日 · 曾侯乙编钟是双音钟的典范。它由不同批次的多组编钟组成,共65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全部都是双音钟。全套编钟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律齐 …
2022年1月20日 · 古代工匠对自己的技艺有着高度的自信,他们靠调整钟壁厚薄来实现音律。铸上的铭文是什么音,钟便能发出什么音。在现代科学的全面测音结果里显示,这套编钟不仅音律 …